2023年,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開展全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專項檢查,各地市按照統一部署開展工作,現將專項檢查情況公告如下: 總隊組織全省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約談培訓,對技術服務機構如何規范執業進行指引。各地市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媒體平臺發布檢查通知,公布舉報投訴途徑。全年排查在廣東省執業的1189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共處罰消防技術服務機構412家(次),責令停止執業1家,媒體曝光149家,罰款501.21萬元。 對在廣東省執業的1189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查,16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因不符合從業條件被立案查處,占核查總數的1.3%。267家機構因違法違規執業被立案查處396次,占核查總數的33.2%。 1.儀器設備配置未能滿足從業要求。發現該項問題的機構數量最多,共11家,主要表現是:機構已開展過消防安全評估業務,卻未按要求配備煙氣模擬軟件、人員疏散軟件、煙氣分析儀、煙密度儀等儀器設備;機構設備權屬票據不齊全,或提供虛假發票;未按要求校準設備、無法出示校準報告。 2.質量管理體系缺失,未有效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發現該項問題的機構共有9家,主要表現是:未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未根據要求妥善保管消防技術服務檔案。 3.專業技術執業人員配備、管理不規范。發現該項問題的機構共有5家,主要表現是:注冊消防工程師或消防設施操作員配備不滿足從業條件。 4.法人資格不滿足從業要求。發現該項問題的機構共有5家,主要表現是:以分公司名義執業,或機構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不包含消防技術服務的內容。 1.未按規定公示信息。共發現174家機構存在此類問題,占核查總量的15%。其中,有160家機構未按照要求在其維護保養的消防設施所在建筑的醒目位置上公示消防技術服務信息;有14家機構未在其經營場所公示資質證書、營業執照、工作程序、收費標準、收費依據、執業守則、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證書、投訴電話等事項。 2.未按規定建立、保管服務檔案。共發現132家機構存在此類問題,占核查總量的11%。其中,有3家機構未與抽查到的服務對象簽訂消防技術服務合同;有126家機構出具的書面結論性報告中無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簽字、蓋章;有3家機構未建立或者保管消防技術服務檔案。另外,有部分機構未在“廣東社會消防技術服務信息平臺”上傳書面結論性報告。 3.未按要求明確負責人。共發現69家機構存在此類問題,占核查總量的6%。其中,有47家機構未設立技術負責人;有67家機構未在合同上明確或雙方確認項目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與技術負責人為同一人。 4.執業人員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共發現35家機構存在此類問題,占核查總量的3%。其中,有18家機構指派無相應資質的人員執業,主要是到現場執業的操作員無相應資格證書、項目負責人非注冊消防工程師。有17家機構項目負責人或者消防設施操作員未到現場實地開展工作。 5.書面結論性文件內容與服務單位實際情況不符。共發現25家機構存在此類問題,占核查總量的2%。經詢問社會單位相關人員或查看服務對象消防控制室原始記錄、現場抽查服務對象消防設施,核實有11家機構出具虛假報告,14家機構未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執業。 ?。ㄒ唬┚珳识ㄎ?、提高認知,明確主體責任。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作為構建社會消防安全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樹立明確的責任意識,始終筑牢“底線意識、紅線意識”,精于消防“體檢工作”,落實主體責任,為更好地構建消防安全體系提供技術助力。 ?。ǘ┭幾圆?、規范整改,提升服務質量。在廣東省執業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要組織學習通報內容,逐一查找自身問題,積極整改。各機構應以此次檢查整改為契機,從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從業人員培訓教育、項目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執業行為,不斷提高消防技術服務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 (三)依法執業、打造品牌,推動行業發展。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要遵守法律規定、市場規則和行業規范,恪守職業本分,砥礪職業操守,不得以犧牲服務質量為代價進行惡性低價競爭,嚴禁出具虛假、失實文件,爭先創優,打造服務品牌,共同維護和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附件:廣東省2023年對消防技術服務違法行為處罰案件公示表.docx